找到相关内容6697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

    东亚书院素来属帝国领事直辖,故此际正待领事采取何种措施,忽焉我陆战队登陆,当时侨民欢呼不已,保持了帝国的威信,在保护所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而只高千穗、和泉两舰的士兵尚有不足,此时吾侪最是感慨清朝文武...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2980963.html
  • 《楞严经》心性思想研究

    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一般讲解或注释《楞严经》的人,不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是采取模糊的手法一笔带过,结果致使《楞严经》完整的心性思想一直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甚至有人就此简单的认为,《楞严经》中只有“...重视,就是采取模糊的手法一笔带过,结果致使《楞严经》完整的心性思想一直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甚至有人就此简单的认为,《楞严经》中只有“真心”和“妄心”二种思想[[10]],而没有二种以上的说法。其实这里的...

    常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65881068.html
  • 第二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论点述要

    我国采取了结合单边、双边和多边施压手段的“多管齐下”政策。草根化指以争取所谓宗教自由为宗旨的新人权运动为广泛基础。作为草根运动,新人权运动与主要倡导所谓政治权利的老人权运动不同,其政治动员走国会而非...

    曾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781121.html
  • 月称及其《入中论》

    性,不仅对中观学派以外的学说进行破斥,对于中观学派内部的异说怪论也给予了严厉的批判,采取了彻底肃清的态度。因此,假如说受认识论影响而积极采用因明学的自立论证派的清辨是一个“自由派”人物的话,那么,始终...

    李学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581347.html
  • 刘述先:论宗教的超越与内在

    上帝要亚伯拉罕牺牲他的儿子就是个不可接受的乱命,它为甚么不可以是来自魔鬼的指令呢?《圣经》最后那种皆大欢喜的收场是不可必的。正因为世间充斥着伪先知,无条件地采取「唯信论」(Fideism)的立场是极其...

    刘述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681607.html
  • 西藏佛寺音乐中的汉地器乐形式——楚布寺甲瑞居楚乐

    、明、清王朝虽确定了各自在西藏的主要政教依靠力量,但对西藏的其它教派和地方势力,同样采取“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政策,承认他们对西藏实际地位和影响,以维系西藏的统一和各方势力对朝廷的拥戴。噶玛噶举教派...

    格桑曲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2681689.html
  • 天台宗和[日本784一1192年]真吉宗时代(1)

    弘法大师在唐三年归国,一个以东寺为中心,一个以比睿山为基地,他们都与南都佛教相对立。传教大师依据折伏[制伏恶者]之道,弘法大师采取摄受[收容善者]之法。天台宗在以前已由鉴真、法进等人传过,行贺僧都也到...

    村上专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0881860.html
  • 敦煌边塞诗歌综论

    乐观豪迈的报国热情,也大抵接近盛唐时代的作品。然而,敦煌诗人的这类作品,数量很少,多数诗歌对于功名、战争所表现的态度,缺少热情,或表现为一种冷静的认识和反思,或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甚而流露出极度厌战、...

    胡大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081884.html
  •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1)

    慈恩寺安置供给。这时印度婆罗门方士那罗迩娑婆和卢迦溢多先后被邀在唐配“长生药”。唐高宗即遣那提前往昆仑诸国,采取药料。他到南海真腊又受请弘法建寺,但仍完成使命返唐,并在长安译出《狮子庄严王请问经》等三部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181885.html
  •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

    。循着这样的践索,可比较方便地了解佛教在处理所谓经济问题时大致可能采取的态度和选择,以及可能陷入的困境。   一些寓教於事的经典故事和戒律,比较能说明早期佛教的一些状况,反映着释迦牟尼时期的佛教和...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1982101.html